我们去了趟乔布斯创办Apple Computer的车库

Jul 20, 2025 at 23:09:56

Some notes from July 14–18.

广州K11的哆啦A梦巡回特展

由ARR创意工作室携手原作漫画家藤子不二雄的公司“藤子创作”,再次举办哆啦A梦巡回展,在夏天来到了广州K11。我上一次在广州看到哆啦A梦展已经是2013年的12月,当时的展出主题是“哆啦A梦诞生前100年祭”。
哆啦A梦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动漫之一,非常喜欢藤子不二熊天马行空的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小时候香港翻译是《叮当》,台湾翻译是《机器猫小叮当》,大陆似乎也是“叮当”为名。那会我家里还有几本哆啦A梦的大长篇,最喜欢的是《大雄与铁人兵团》,《大雄的日本诞生》还有《大雄的海底鬼岩城》。这次在K11也看到了不少原画的复制品,童年的回忆一下子涌现出来。
广州K11的展览地方不大,感觉规模比十多年前正佳的还要小一点。分为付费ABC区和几个免费区,拍照的人非常多。我去的时候户外的12米巨型哆啦A梦已经爆掉,变成一个喝了“神奇药水”液态化的哆啦A梦了😂(P7)
但总的来说哆啦A梦粉丝们还是很值得去看一下的,室内场还有两个不能拍照录像的影象区,也蛮有意思。

The Köln Concert - 用烂钢琴即兴的传奇独奏会

1975年Keith Jarret在西德科隆的钢琴独奏会,当时工作人员准备钢琴的时候出了差错,组织者Brandes要求一台Bösendorfer 290 Imperial钢琴,而工作人员错误地放了一台只用于排练的,音准和踏板都有问题的小尺寸钢琴: Bösendorfer Baby Grand Piano。Jarret从苏黎世赶来的路上也出了些问题,好几个晚上没睡,因为背痛还不得不穿上固定支架。
但最终Jarret还是上台演奏了,他把演奏集中在琴键中部,避开这架钢琴尖锐单薄的高音区和音量微弱的低音区,仅用一两个和弦就能长时间即兴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变化。
我在第一次听这张唱片的时候,也感觉到Jarret随着演奏的展开渐入佳境的感觉,越听到后面越觉得沉醉。
这张唱片最终也成为历史上爵士乐史上销量最高的钢琴独奏专辑,创造了历史。
今年是该唱片发行50周年,有一部以这场独奏会为主题的德国电影“Köln 75”在欧洲上映,但似乎并未在美国与亚洲有上映的计划,比较可惜。

我们去了趟乔布斯创办Apple Computer的车库

昨晚给同事们分享了我上个月去WWDC25的见闻,在准备这份Keynote的时候我想到”One more thing…”曾经是Steve在舞台上常用的伎俩。 于是我在Keynote最后放了一张Steve车库的照片(P1)。这张照片拍摄于1996年,Steve站在他小时候的家门口,他身后的车库就是跟Steve Wozniak一起鼓捣出Apple I从而创办Apple Computer的地方。 我和朋友们去了这个车库门口,在2066 Crist Dr, Los Altos。现在是他的adoptive sister Patty Jobs住在这里,可能因为来的人太多,门口立了几块牌子声明“私人重地,请勿打扰”。 我们把车停在一两个街区以外,安安静静地走到这里,安安静静地拍了两张照片。然后走了。 有这群朋友真好。Thank you guys。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2023年,"Make Something Wonderful"一书出版,收录了乔布斯生前大量的演讲、采访和邮件。内容涵盖乔布斯从车库创办苹果到被踢出公司,创办NeXT、管理Pixar,最后到回归苹果,到最后临终前一封辞职信。书名的副标题是: Steve Jobs in his own words。
用他自己讲的话来讲故事再适合不过。通过精选的照片可以看到他全情投入在每一个项目当。“创造”是他面对这个世界的方式。
读他NeXT和Pixar时期的邮件,颇有见字如面之感。回归前这12年,乔布斯变得愈发坚韧,比起年轻时的狂妄,42岁的他在孤傲中多了一层饱经沧桑后的沉稳。
在他的一生当中,世界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他"热爱创造"的态度,就像乔布斯在扉页所说的,希望我也能倾注巨大的热爱,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There’s lots of ways to be, as a person. And some people express their deep appreciation in different ways. But one of the ways that I believe people express their appreciation to the rest of humanity is to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and put it out there.

And you never meet the people. You never shake their hands. You never hear their story or tell yours. But somehow, in the act of making something with a great deal of care and love, something’s transmitted there. And it’s a way of expressing to the rest of our species our deep appreciation. So we need to be true to who we are and remember what’s really important to us."

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经典设计: Lamy 2000钢笔

这支Lamy 2000诞生于1966年,由德国工业设计大师Gerd Alfred Müller设计,他曾在博朗公司设计过KM3厨师机(P8),SM 3刮胡刀(P9),还有跟Dieter Rams(P10,参考25/07/04的图文)一起设计PC 3唱机,这支钢笔是他离开博朗后在Lamy公司设计的。

笔身采用拜耳公司于1958年研制出的新材料PC Makrolon。这是一种聚碳酸酯材料,轻盈而且具有玻璃的透明感。笔尖采用半包设计,所以虽然是金尖,但不如常规金尖柔软。笔头采用不锈钢,全身拉花条纹,握感非常不错。

相比起五大的华丽,拿起Lamy 2000时更感觉到德国工业设计的冷静与稳定。而且定价人民币千元左右,跟五大比起来,这支笔的价格也要亲民得多。我一般很少会复购同一款笔,但这支笔我买了两次,是我的笔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