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影夜读 #4 美丽的诗歌与散文

Jan 7, 2011 at 14:30:23

2022-08-20 原《每周读书》系列更名为《枫影夜读》

昨晚没能找到并且看完一本有趣的书,所以本周的读书就用我以前看过的书来作为介绍。

翻书的时候发现我还有很多书目没有介绍出来,本来列了一份比较长的书单,但是最终删减了一下,只保留了三篇,我看过的,而且很是欣赏的。
1、[诗集]《望舒草》


“雨巷诗人”戴望舒(1905-1950),相信多数人都是由《雨巷》认识这位诗人的。《雨巷》作于1927年,1933年出版的《望舒草》收录了该篇作品,同时还有《烦忧》等其他优秀作品。
“...然而细阅望舒底作品,很少架空的情感,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本书的序如此评价望舒的诗歌。“唯美,凝练”,“深刻,饱满”,这是两对极难融合而又极为重要的写作要求,唯美吟咏一经展开,就很难收住笔头使之凝练简洁,而一旦精雕细琢,又难免失却整体的圆满。至于思想着眼点的深刻以及理性地深入挖掘,则往往伴随这生冷的理智而致使文章灵动不足。然而我以为戴望舒的作品绝对担得起这八个字。他是象征主义派诗人,但是反对无意义的象征以及虚伪的抒情,更主张抒发内心底细腻底情感。而这在当时整个诗坛都在直白呼喊的形势是截然相反的。短诗《烦忧》是其抒情细腻婉转的极佳表现:

说是寂默的秋的悒郁,
说是遥远的海的怀念,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因,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因,
说是遥远的海的怀念,
说是寂默的秋的悒郁。

而《雨巷》可谓其将情感节奏与音律节奏和鸣的顶峰之作。

(时隔数年我已忘记看的是出版社出版的,封面来自豆瓣,仅供参考。)

2、[散文]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这是一篇散文,一篇精致的散文。
阅读这篇散文的时期,我正在思考能否把音乐、视觉和情感同时融入文章当中进行锤炼。而《听听那冷雨》,我以为,正是一篇绝美的音乐散文,一幅极佳的烟雨水墨,一声低沉的思乡苦吟。
文首颇让我想起《雨霖铃》的“凄凄惨惨戚戚”。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而全文对雨的描写更是少不了“清清爽爽新新”、“细细嗅嗅”……每一声点点滴滴都是雨点轻轻浅浅地碎溅,这是一种美妙的音乐,饱含着回忆里的喜爱。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这是雨点敲落屋瓦时明丽又阴冷的画面。

作者的古典文学功底自不用说,其对于情感的把握和语言的运用使得文章读来有如行云流水,情感抒发来恰似汩汩清溪,这是一篇精致的散文,是一篇意蕴丰富的散文,恰似一位美丽而琴艺极佳的美人,纤指按弦,琴音声声,饱含伤痕。
3、[词集]《纳兰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枷山人。
对纳兰性德还是因为一位姑娘,她觉得“纳兰容若”这个名字很好听。
是啊,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啊,配上这一位为天妒而早逝的翩翩才子,而他对于亡妻深刻的情感以及大量凄婉却又清丽的悼亡词则更受世人称赞。
读纳兰的悼亡词,总让我想起李清照的词,但是二者又不相同,李清照的字句之间总有声声柔弱苦痛的吟叹,而纳兰词中则多为孤寂的思念,情感更趋朴素。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哪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

纳兰的思念细腻柔情,笔下清新婉丽,每一首小词都是一首精致的动听。
曾经将《纳兰词》一一抄写,在写字的过程中慢慢体会纳兰心中的惆怅,和笔下的顿挫。

(我看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如江、王政编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