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影夜读 #11 中国画构图法则

Mar 1, 2011 at 00:40:00

第十一周的读书到今天才写,原因是我近期看的书比较慢,《设计的觉醒》是每篇独立但是量大,《街道的美学》则看起来很薄但是每句都需要深思吸收,比教科书还麻烦。再加上这两本书给了我交叉阅读的可能使得我读起来要更慢了。
之前说过我写的[每周读书]都必须是我看过的书,所以本周推《中国画构图法则》一书,我今天下午在图书馆花了一下午时间看完,又做了一晚上笔记。
这本书算是对中国画构图的基础教学,这几天我在大学城中心湖拍了两次照片,去了美术馆看了国画、油画和摄影展,回来后又去学校某个湖拍了照片,所以近来对于绘画、摄影和设计之间的联系兴趣浓厚,于是乎选择了这本书来看。
上周六美术馆一行,恰巧碰到一位美术老师带着他的学生去看画展,老师大约60岁上下,学生也都在50岁以上,老师的讲解幽默风趣并且十分精到,令人受益匪浅。我在推上发了几则:

美术馆收获一:看油画有三种距离,远写实中构图近笔触。油画中写实的部分相当重要

美术馆收获二:国画有油画无法比拟的技巧,由于水的应用,可以使画虚实合一,而国画中,虚的部分比实的难画,看一幅画好不好,看他的虚部就能看出其技巧了。

美术馆收获三:由于虚部存在很大可能性,所以临摹的难度也大大提高。你可以很完美地仿制出国画中写实的部分,却很难能把水墨挥洒得如作者当时一模一样。

美术馆收获四:画家现在成为大师,但是他当年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所以多年前的作品并不一定就是好作品,我们看画的时候早抱着一种心理说大师的画这么画是理所当然的,其实是一种误解。该怎么画就怎么画,画得不好就是不好,无论是大师小师。

我对于国画是一点不会,但是《中国画构图法则》一书读起来却毫不费力,十分好理解,而且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我以为不单单适用于国画,还适用于摄影、web设计或者其他。这大约便是哲理最初的定义,探索事物的本源。
对于这本书的介绍我觉得无需多言,我还是把我的笔记择几段上来,各位对于国画构图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参考一二,BTW,我觉得看完这本书至少下次去美术馆看到国画就不会一下头大不知道如何鉴赏了。说句题外话,我认为作为中国人,基本的国画鉴赏能力还是应该要有的,怪只怪我们学校并没有这样的课程,唯一有的美术课也只是敷衍了事,学不了什么东西。其实我的要求挺简单,我们只要了解,知道就行了,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能精通画技,那不可能也不现实,但至少要看到一幅画能说出来这幅画到底是胡乱画的,还是画的好的。

以下为部分笔记内容:

本来想传例图上来但是一来图太多二来图太大实在搞不定,大家将就着文字看吧,原书是有例图的,而且附录了彩色大图,很精彩。另外我本来已经修改好排版了的但是浏览器死掉了=_=,实在不想重新写一遍代码,大家还是将就这看吧,扫瑞~~

一、构图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水平线构图,十字线构图,垂直线构图,对角线构图,S形构图,三角形构图,梯形构图,还有其他如螺旋形,楔形和圆形等构图。

构图的基本过程和思维程序,是“立意——为象——格局”的“三一律”的综合体现。
立意——确立思想,意趣,境界等美学方向。
为象——为表达主题思想所要选取的具体形象表才,包括:主体形象,非主体形象,环境内容,道具选择,造型样式等。
格局——构图法则的指导下,将形象素材合理地安排和布置在画面上,并充分地反映“立意”的思想内容。

二、中国画构图的特点

概括为俩字——“灵活”。

1.散点透视

与西方的焦点透视不同,国画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点观察事物,又称为多点透视。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道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对应三远为:平面,立面和纵深。
首先:不是一个固定的视角去观察和够苗
宗柄曾经曰过:

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

其次:打破了时间、地点、空间的不同给人们带来的认识上的局限,使画面的构成具有了某种运动性因素。

2.平面布置
虽然有三远和近大远小的透视法则,但是国画有相对平面的审美情趣,不去可以追求画面的纵深立体效果。
[分五点阐述,此不一一列出,各位读者可以自行阅读本书。]
3.随“意”组合
比方说把春夏秋冬随着自己的想法组合在一张图中。
4.诗书画印
把诗文、书法、绘画和印章融合在一张作品里面。
5.立轴,长卷,扇面和册页
中国画的比例和画幅比较自由,认为画面的比例应该由画面的内容来决定,并不一定是黄金比例1:1.618.

立轴:多用俯视,三远法,比例多为一比二。

长卷:横向展开。立轴宜远看,长卷宜近看,于是长卷又称手卷。通常自右向左展开。

扇面:分为团扇和折扇。团扇内容以折枝花鸟、风景小品为多。观折扇则注意题款与折痕相协调。册页以小品居多,比例多接近黄金比例。

三、中国画的构图法则

五字法:之 甲 由 則 須

:左推右让
:上重下轻
:上轻下重
:左实右虚
:左虚右实

再结合“散点透视”和“三远法”进行布局。

1.布势
画中有动态线,以为引势。
势有大小之分,横、竖、曲、斜、团、放射之势。

2.主宾
主为构图中心,主要焦点。
主宾又有从属关系。
一般而言,宾衬主,主因宾而饱满(肖像画除外)。

主体的位置:
1)运动线交叉处
2)疏密的视觉中心
3)人物与人物之间
4)动物与动物之间
5)大小、虚实、强弱对比
6)主体居前、中、大

3.取舍
4.疏密
5.虚实
一般说来:
空疏、轻薄、淡漠、稀少、遥远、浮动为虚。
密集、凝重、浓厚、繁多、近景、稳定为实。

6.开合
又称“分合”。
“开”为展开,起始,“合”为收起,合拢。
起笔为开,收笔为合。
有贯穿大局的大开合,也有局部的小开合。

7.空白
将最本质的特征、最能表达主题的,取舍之,而将可有可无的一律删除。
空白不是“没有”。
既是无形,也是有形。

黄宾虹:
看画不但要看画实处,还要看画虚处。

中国画的空白有形象性和非形象性之分。
空白的安排一般是:
1)天
2)云、水
3)过密的地方
4)主体周围
5)无背景
6)形式美

8.对比
疏密、虚实、聚散、大小、高低、黑白、色彩、动静、曲直、形象

9.均衡
10.色彩
11.背景
12.装饰性
13.题款印章
款式有上款和下款。
上款署归属者,下款署作者、时间。上下款皆有称双款,只有下款称单款。
还有长款和多处款。
只有姓名和方款的成为“穷款”。
其长短、位置都有讲究。
方向一般是自上向下自右向左。
字体:
工笔用楷书、隶属、篆书。
写意用行书、草书。
印章:名章和闲章。
压角章:有朱文(轻)和白文(重)。